乾隆三十八年深秋,北京。 天刚过中午,约摸午时三刻左右,前门外大栅栏有名的韩家胡同口就来了一位右手提一鸟笼,左手捏两核桃的少年。 看这少年模样也就十七八岁,上身穿长袍外罩一对襟马褂,下身穿一青色裤子,头上戴着是旗人特有的皮制马虎帽,脚上穿的是一双皮靴。 不用问,这是旗人。 事实也的确如此,这少年真就是吃铁杆庄稼的旗人,不过不是满洲八旗的,而是汉军八旗。 要说这少年祖上老太爷可是显赫的很,乃是曾巡抚河南、加兵部尚书衔、授太子太保,授拖沙喇哈番爵(云骑尉),为大清平定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贾汉复贾太保。 只不过贾太保生前再是显赫,如今距离大清入关都过了百年之久,贾家自贾太保以后也没再出什么大人物,所以如今这贾家其实也就京中一普通旗人之家。 一家老小除了领取旗人专有的俸禄口粮外,就靠那云骑尉每年85两的世爵俸禄过活。 这点俸禄口粮在汉军旗人之中可能算好的,但同满蒙旗人相比,那可就是一点也拿不出手了。 谁让汉军八旗大多是后入旗,资历较浅。 虽说如今汉军旗人个个都以旗人为傲为荣,可在满洲蒙古旗人眼里,他们这帮人还是“本系汉人”,如此待遇肯定是不能和满蒙八旗相比的。 这是一方面原因,另一方面也怪贾家的老太爷贾太保当年实在是太清廉,将一生积蓄全拿出来用于修建书院替朝廷培养人材了,死后根本没什么遗产留给他的子孙,导致贾家一代不如一代,属于典型家道中落的旗人。 更让人发愁的是,贾家的人丁打这少年祖父那辈起,也是越发凋零,到了少年这代贾家第四代男丁竟然就他一个,当真成了贾家的活宝。 一家子就这么一个男丁,贾家上下肯定对这少年无比重视,又是指着少年勤奋学习参加科举,好光宗耀祖重振贾家门楣; 要么就指着少年认真学习骑射,从军报国,于沙场之上再现老太爷的光辉,不说挣个一二三等公,怎么也得替子孙挣个三等哈达哈哈番(轻车都尉),要不然再这样坐吃山空下去,指不定哪天就要被出旗了。 问题是贾家...
开始阅读相邻推荐:神偷拽妃:娘子偷个娃 护花狂医 女帝重生也作妖 女村长的贴身神医 盗天之路 我当老板那些年 我当大哥那些年 我和女神有个约定 美女村长的全能医圣 七夜禁爱:早安,首席大人! 房门背后 你怎么不按剧本来? 至尊神王 我当的哥那些年 狐色生香 我的三国有属性 学霸的星辰大海 灵媒鬼王 我的塑料花男友们 顾先生宠妻有度 大人得加钱TXT 大人得加钱百科 大人得加钱 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TXT奇书网 得加钱TXT 大人得加钱 傲骨铁心 得加钱百度百科 玄幻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笔趣阁 得加钱笔趣阁 得加钱 傲骨铁心 大人得加钱TXT笔趣阁 大人